专家展望2013陆家嘴论坛 称去杠杆化根源在于安全资产缺失
2013年6月17日 11:14
来源:东方网 作者:孙立坚 选稿:解敏
来源:东方网 作者:孙立坚 选稿:解敏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而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与之有关的金融服务都是为了确保微观主体的投资和消费活动能够可持续有序地发展。但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世界经济告别了“金本位”主导的自律的货币增长时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全靠信用体系支撑的时代。于是,当经济繁荣时,尤其是在世界金融体系全球化背景之下,一国的货币供求水平很容易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出现增长过度的情形。在这种信用支撑的体系下,国家和个人的财富价值是以货币的购买力为基准来衡量的,如果经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货币和信用增长的速度,那么就很容易产生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前者埋下了未来资产泡沫崩溃所造成的财富价值缩水的隐患,而后者则带来当前购买力下降的后果;相反,在经济萧条时,人们对风险的厌恶态度会导致他们采取更为保守的投资和消费行为,社会对流动性偏好的增加,会导致大量的社会资本被闲置下来,无法转化为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投资。于是企业产出下降,利润进一步下滑,工人工资收入无法提高,财富收入也随之减少,经济萧条的格局进一步恶化。
总之,不管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损害到从事实体经济的劳动所得以及财富积累的总体价值。因此,当今微观主体和各国政府,为了抗衡这种购买力日趋萎缩的风险,对财富管理“安全性”的要求,比过去金本位时代显得更为迫切,标准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