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Stephen GREEN(中文名:王志浩)[点击查看高清图集]
东方网记者孙立云6月28日报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关于地方政府融资体系改革的话题似乎从未停止过。2009年,央行和银监会曾联合发文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而2010年,态势就急转而下,各地银监会,包括上海银监会在内,开始对地方债务进行紧急清查工作。2011年,在国务院特批下,去年浙江、上海、广东、深圳四地进行自主发债试点。而就在6月26日,预算法修正案二审再次否定了一审中提议的允许地方政府独立发行债券的提案。有关地方政府融资体系的改革似乎又回到原点。
而多数参与陆家嘴论坛28日浦江论坛地方政府融资体系改革讨论的银行家和专家们一致认为,放开地方政府发债权是必然趋势。实际上,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独立融资已经相当成熟.以美国为例,就有联邦债券、州政府债券、以及市政债券之分。而从西方国家发行地方债券的历史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呢?对此,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西方的经验中,值得借鉴的有两点,一是公开政府预算;二是成立独立监管机构。
王志浩说,政府预算必须公开透明,公众才能清楚地知道政府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而独立的监管机构可以审议政府的预算案的可行性,这才是地方政府债券能长期有效运行的保障。王志浩以美国的国会预算办公室为例(CBO),CBO的主要职能是就预算和经济前景提交报告,并根据当前政策和经济情况预测未来的支出和收入水平,提出几种预算的可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