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大会二]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发言实录

2013年6月28日 15:49
来源:东方网 选稿:实习生李佳敏

image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点击查看东方网独家组图)

  [李吉平]关于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我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人民币跨境使用目前正处于难得的时间窗口。我们看到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处于深刻的调整期,国际金融市场大幅动荡,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显著的波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在面临深刻变化。IMF正在进行份额调整和制定改革,世界需要一个与之相对稳定,实体经济比较强的一个国家货币。同时,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贸易投资伙伴国已经并愿意继续接受以人民币计价的结算方式。一些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官方的储备货币,采用人民币结算的国外企业不断增多。伦敦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经超越新加坡,成为香港之外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市场。

  [李吉平]第二点判断,人民币跨境使用已经具备了一个坚实的基础。2012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是2.94万亿,占全国贸易总量的12%。同比增长41%。人民币直接投资结算量2802亿元,同比增长了153%。中国与先后19个国家与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互换额度超过2万亿元,已与210多个国家与地区,发生境内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李吉平]目前我们中国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全球占比达到11.5%,去年全国贸易总量3.8万亿元,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5%。这将进一步筑牢人民币境外使用的基础。为我国人民币跨境使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保证。

  [李吉平]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计价和结算范围仍然优先,人民币资本输出与回流机制仍不完善。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兴起,经贸摩擦日渐增多,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道路仍很漫长。对此我认为,我们应当可以采取两个并重,着力三个推动,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机制,深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深度和广度,两个并重。

  [李吉平]第一,要坚持发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和跨境投融资并重,当前人民币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全部可兑换。在贸易结算中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民币要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使用,还要同时承担投融资等功能。因此要在发展贸易结算的同时,还要不断扩大人民币跨境投融资规模。一个是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境外能源资源等项目投资,扩大人民币在对外投融资的使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与服务国家经贸外交以及能源安全战略相结合。二是通过投融资积极带动国内商品出口和资源进口,逐步形成长期的进出口贸易需求,努力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特别是大宗商品计价和结算中的使用比例。三是逐步建立稳定的资本项下人民币的输出渠道,不断增加境外人民币资金的可获性,丰富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功能。

  [李吉平]第二个并重,坚持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并重。通过同步建设两个市场,促进在离岸与在岸市场的对接,逐步建立多元化、便捷化、规模化的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渠道,形成境内外人民币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这里一是要发展多层次境内金融市场,丰富人民币的产品种类,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和国内的市场基础。二是要加强总体设计和制度协调,构建以香港市场为主导,伦敦和新加坡等多个市场并存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体系,发挥人民币市场的聚集、循环和辐射作用,扩大国际使用范围。
  
  [李吉平]三个推动。第一,要推动政府间金融合作。从政府层面加强与中国经贸联系的国家和地区合作,比如我们与非洲、拉美、等国家以及上合组织,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区域性组织。加大双边货币互换等金融合作。在此基础上,中资银行应该积极参与,依托境外基础设施能源和矿产资源项目,利用市场机制,创造跨境人民币的资金需求,推动项目所在国扩大人民币的使用。

  [李吉平]第二,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要进一步研究完善资本项目可兑换制度设计,优化资本帐户开放顺序,搭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交易平台,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资本项下人民币资金流动的效率。

  [李吉平]第三,要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的金融创新。加快海外投资布局,提高境内金融机构对国内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能力,同时通过扩大境外人民币发行规模和品种,探索境外人民币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不断丰富人民币投资产品。

  [李吉平]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到目前我们通过大额合作向境外银行授信,出口信贷等方式,向亚太、拉美、非洲等地区发放跨境人民币余额700亿美元。率先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累计发债19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总量1685亿元。我们还自主开发了跨境支付信息系统,促进人民币的结算和贸易投资的便利性。当前我国走出去步伐正在加快,跨境人民币结算与投资业务不断扩大,我们愿与同业一起共同创造跨境人民币的新局面,谢谢各位!

  [直播室]全体大会二: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新机遇和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