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亮]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光临专题会场二,讨论大宗商品市场和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最近几年经常在宏观经济当中提到一个“输入型通涨”,我们总是因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而胆战心惊。最近好像好一点了,前段时间大宗商品市场有一个比较剧烈的下跌。[09:09:48]
[柏亮]但今天我们这一场要讨论的主题,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价格波动,而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市场及市场中的企业如何应对价格波动。3月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先生谈到一个市场建设时说,我们要正视风险,不要害怕风险。但价格波动给大家带来的就是风险。他说这个话的时候,背景是在谈期货市场建设。是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就是我们国家应对价格波动、我们企业应对价格波动的一个机制、一个产品、一个市场。
[柏亮]下面,我很荣幸的为大家介绍今天出席的演讲嘉宾: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杨迈军先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期货监管一部副主任彭俊衡先生;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严弘;新湖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胜先生;中信新际期货公司董事长赵磊先生;南非标准银行中国贵金属部总经理王其博先生。
[柏亮]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光临,下面我们开始会议的第一个环节,由各位嘉宾先阐述一下自己的核心观念。
[柏亮]感谢杨总非常简短、非常具有开局性的发言。接下来请彭俊衡主任为我们演讲。
[柏亮]彭主任主要讲了几个大的原则性问题,包括服务实体经济,要提高我们的市场效率等。接下来请今天唯一的学者严弘教授,说说学术界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严弘发言实录
[柏亮]严教授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非产业链上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做了比较详细理论上的阐述。接下来有请马总为我们演讲。
新湖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胜发言实录
[柏亮]谢谢马总,接下来有请中信新际期货公司董事长赵磊谈谈期货市场。
中信新际期货公司董事长赵磊发言实录
[柏亮]感谢赵总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对市场提出了很多需求,下面请王其博先生为我们演讲。
南非标准银行中国贵金属部总经理王其博发言实录
互动环节
[柏亮]黄金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是相关度很高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上海建设国际化期货市场的基本大背景。王总的观点和市场大多数观点不一样,尤其是过去几年黄金大幅上涨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大声疾呼,央行应该增加黄金储备。王总从他的角度解释了,我们不用逼着央行去买黄金。
[柏亮]几位嘉宾从产品、机制、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我们怎样建设一个国际化的期货市场,但落脚点还是产品。马文胜讲到原油期货的时候,交易所的杨总又拿出一份稿子,说明杨总有话没有讲完。之前杨总讲到原油期货的时候,说“原油期货难度大、创新多”,这两个问题都是我们感兴趣的,我们请杨总再为我们阐述一下。
[杨迈军]谢谢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在全球原油体系当中他的市场体系有特点。一般来说,在一国内都是一两家,甚至是一家主要的石油公司来承担主要的国内供应、生产、流通局面。但是从全球来说,又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产品。为什么我们说“难度大创新多”?
[杨迈军]在建设原油期货市场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原油期货市场怎样能够更好的为中国实体经济服务。我们这么大的需求要从国外买来,你要让国际参与者和国内需求者能充分参与交易。
[杨迈军]刚才赵磊也谈到这个问题,到目前还是仅允许国内投资者参与的市场,那我们就要对外开放,允许国外投资者参与。也就是刚才马总提到的,我们三个主要基本原则,第一个是国际平台,这需要在大宗商品期货对外开放上迈出一个很大的步伐,要允许国际投资者来参与。允许国际投资者参与,在会员的进入、投资者的进入,以及相应的监管方面、技术的衔接方面等等,都要充分考虑国际化。这就是我们说的“创新多难度大”的特点。
[杨迈军]国际投资者进入,你用什么货币计价、结算?中国内地的投资者这么多年都是用人民币在计价、结算的。国际投资者,主要是用外币,全球石油市场的现货、期货交易结算都是用美元的。无论是国内参与者还是国际参与者,都要能方便利用自己所习惯的货币,这就有一个解决货币汇兑的问题。无论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还是采用美元计价结算,都要能够充分的、方便的来使投资者进入,这个也是“难度大、创新多”的一个方面。
[杨迈军]一个国际交易平台,国际期货市场的交易习惯都是竞价交易,他的参与者是全球的。现货环节会有一个进口完税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要在原油期货方面要实施的。保税交割,要让来自境外的原油在我们保税区,通过保税交割的方式吸引大量原油在亚太地区,包括在中国方便、自如的参与交易、转口贸易。这样市场发现价格和配置资源的功能才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体现。
[杨迈军]从这三个大的纬度来讲,国际平台、竞价交易、保税价格,都带来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需求。我们说创新多、难度大,但我们充满信心。
[柏亮]有创新就会都难度,难度大要解决光靠交易所也不行,监管部门的制度、机制上如何给予支持?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从监管部门如何支持?请彭主任回应一下杨总的难题。
[彭俊衡]原油期货的开发准备工作,是证监会从一开始就积极推动的,证监会和交易所是一种紧密的关系。交易所在推动某个产品上市的时候,都有证监会在后面的。这跟美国的情况差不多,交易所要上市一个产品,在美国来说也要批准。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的沟通、协调,共同推动市长的发展基本上是世界上普遍的做法。在上市原油期货的时候,有太多相关部门需要协调,需要政策方面的准备。
[彭俊衡]你不管是用人民币计价还是美元计价,都有外汇政策准备问题、有保税交割、有海关、税收部门,需要多个方面、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协调、推进,从证监会的角度来说是应该做的。所以我们应该说是一起协同推进这个事,单靠交易所难度太大了。
[彭俊衡]我们这个体系很好,去年年底法国农业部长来访问的时候,跟我们交流说,你们怎么干的。我给他讲了我们的做法,他说你这个好,你G20开会的时候应该去介绍,应该让全世界都学你们的搞法。在很多西方国家,他们部门间的协调难度也很大,不只是我们比较困难,各个国家的体系不一样,各有各的难处。
[彭俊衡]我们现在的体系,推动原油期货的上市还是有优势的。
[柏亮]期货市场建设里面,投资者的构成很重要。今天另外四位嘉宾,严教授为投资者呼吁,另外三位是投资者或者是为投资者服务的。期货市场现有的投资者建设怎么做?我们请四位谈这件事之前,我们先问杨总一个简单的问题。中国现有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是怎样的?
[杨迈军]从总体上来说,由于期货市场风险性和专业性比较强。例如商品期货,交易的这些商品无论是有色金属,或者是钢材,或者是今后我们将要推出的原油,它的专业性比较强,又有实物交割的环节,再加上杠杆交易风险比较大这样一些因素,历来投资者参与都没有像股票市场这么广泛。
[杨迈军]由于我们是从转轨到新兴的发展模式,我们进入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发展期货市场的历史还比较短,所以全社会、全市场对于这个领域的理解,特别是要有这样的一种能力,还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培育。因此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市场的参与面不是很宽。在过去成熟的个体投资者、散户投资者比较多。
[杨迈军]对于企业,一个是能力的问题,还有国有企业、公有为主的一些企业,受到政策方面的限制。包括我们在金融领域风险隔离的要求,也使金融机构在参与方面过去限制也比较严。这些方面,在改革开放创新的推动下逐步放开。比如像基金、证券公司、银行,都在逐步得到政策的支持,进入到期货行业。
[杨迈军]应该说,目前这样一个机构投资者参与比较弱的结构,今后会得到改观,也确实是市场发展的根本方向。期货衍生品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参与者配置资源、管理风险。越是机构投资者这方面的需求就越发强烈。再加上商品、其他衍生品、其他资产,随着证券化、网络化、金融化的加强,相互间参与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杨迈军]包括商品期货在内的整个资本市场,今后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为他们服务。
[柏亮]今天这里有三位机构,比如期货公司主要还是做经纪业务,我们最近也看到有资产管理业务,这些在讨论、在征求意见。请三位机构嘉宾讲一讲,如何在增强国内机构投资者的比例、数量,以及吸引合适的资金。新的产品出来,期货市场有境外投资者时,我们如何应对、如何为他们服务?
[马文胜]现在国内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我的感受,一个是自然人越来越专业,他们更像一些专业投资者。企业,更像机构。它的很多对冲、很多风险管理,像基金公司一样的操作部门,内部有风险控制的团队,有分配头寸的团队、有研究团队。商品期货的投资者已经出现了自然人的专业化、法人机构化。
[马文胜]商品市场目前正在多出一个新的群体,就是基金公司,已经允许基金公司的专户进到这个市场里面,今后还会增加一个更有竞争力的队伍,就是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我觉得证监会这个思路非常好,把资管业务、咨询业务和经济业务放在一个平台上。
[马文胜]这个问题我经过很仔细的思索,放到一个法人机构和放到不同的分公司,作为期货业务来说,放在一个平台更好,更有利与资管业务更有专业性的开展。期货我们研究的标的五和参与市场的主要客户群体是重叠的。
[马文胜]像我们研究铜,主要的参与群体是铜的供应商、消费商、贸易商。我们在研究铜的同时,接触的又都是铜的客户。这样我们在进行经济业务的过程中,最直接接触到的就是大宗商品最基层的信息,就像我们的证券公司研究所去调研上市公司一样。
[马文胜]这时候期货公司的咨询业务就可以很快把我们的产品和现货商结合起来。咨询产品和企业结合起来,我们互相得到的是产业链迅速变化的信息。这些信息来源,又可以作为我们资管业务很多大的战略决策所需要的研发信息。期货公司的资管、咨询、经纪业务就三合一,成为期货公司非常强有竞争力的三项业务。
[马文胜]这样的话,今后中国期货公司一定会各具特点,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服务能力的竞争机构,政策给我们带来的架构是可以完成的。
[马文胜]后面我们面对的,一个是产品的继续创新,比如国债期货、原油期货、甚至交易方式的创新、期权的创新。更大的创新来自于国际化的过程中,比如原油期货今后会引进海外的机构投资者,这给期货公司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对机构投资者、海外机构投资者我们如何服务。
[马文胜]我觉得期货公司应该建立这么几个体系。
[马文胜]这些变化要求期货公司在经营模式、服务能力,甚至是考核机制、整个公司的战略都将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还会引发什么?现在我没有考虑得特别明白,但应该说期货公司也在发生质变。
[马文胜]二是构建更加良好的IT技术平台,国外基金进中国市场,更多交易方式是金融工程,是量化交易,可能我们需要和他们的交易技术进行对接。三是我们也要有很好的产品设计能力和产品的营销能力。如果他也有好的产品,我们可以拿过来用,或者由于好的产品在他的平台上使用,同时他的好产品是否可以在我们国内投资者中进行销售?
[马文胜]一个是我们要建立更加好的研究国内经济的、研究国内产业的体系,这有利于我们跟海外机构投资者更好的对接,他们可能更需要中国的机构在这些方面有特色。
[赵磊]在风险控制封面,随着金融工具产品的丰富,中国投资者或者中国的期货公司,对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虑。
[赵磊]前面马总讲的我补充一个,一个是我们面对的原油可能是国际化市场,我们目前仅仅是先推出一个期货产品。放到全球市场来讲,产品体系从品种、从种类上,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这需要我们学习掌握的。
[赵磊]目前国内期货公司的IT技术,经过几年发展进步非常快。目前要能够满足国际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目前我们还需要做更多努力。我们相信,期货业痛苦地等待了很长时间,这20年的发展我们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只要市场对外开放的方向不改变、中央提出的市场化配置资源基础作用改革方向不改变,推出原油这种战略性品种、国际化品种的任务,就能够承接、很好的完成。
[王其博]我说说我们怎么和国内机构做。我们不能做代理,国内实物是我们主要的业务。比如去年给国内提供19吨白金,占交易量的50%多。给国内银行提供黄金贷款、实物黄金等业务。我们提供给境外机构更多服务平台,外资机构在中国进出口管制情况下,我们发挥的余地不是很多。
[王其博]不仅是我们,汇丰、渣打、东亚,他们肯定做不了代理,我们的开放程度不算太高。给个人客户提供服务,这还是很遥远的事。
[柏亮]请严教授做一个点评。
[严弘]刚才各位从交易所和业界对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做了比较全面的讲述。我觉得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比较充分,我们目前的体制上对充分达到目标还是有不少的限制,这里面需要有不少的协调工作要做。
[严弘]刚才彭主任也说了,监管者和交易所间的关系还是非常紧密的,从这点来说,某种程度上也是优势。政策一旦形成后,可以获得更快的执行。在美国,期货市场跟股票市场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监管委员会做的,证券交易所和基金都是由美国证监会进行监管,而期货交易所是由一个专门的CFTC进行监管。这两个也经常打架,要争夺股指期权和股指期货,而我们这里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情况,这是优势,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推进我们的改革政策。
[严弘]在进行期货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要考虑到国际投资者也有其他的投资机会。设计我们系统的时候,从市场设计方面要考虑我们的系统是否和国际其他发达市场接轨的问题。制度上,是否考虑得比较周全?这样就不会造成人为、制度上的套利。
[严弘]以前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是用“双轨制”,我们在设计国际化的期货市场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国际化程度要和世界其他市场接轨,不要造成制度上的套利机制。如果市场上油价是不完全性的或者是非有效性的,套利实际上是使价格趋于有效的重要手段,但制度上的套利可以避免。
[柏亮]感谢各位嘉宾的精采发言,接下来我们开始自由提问。
[现场提问]杨总,上期所今后在国际化方面会有哪些具体措施,或者如何推进交易所的国际化。第二个问题想问彭主任,最近大家非常关注国债期货,大家都觉得马上就要推出来了。是否可以透露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国债期货和利率市场化方面的关系是否可以和我们讲一下?
[杨迈军]交易所的国际化指的是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简单的说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法规和政策层面的国际化准备和决策。刚才彭主任说了,交易所会在证监会的领导下,积极的开展一些研究和沟通工作,但更多是证监会进行各部委的协调,取得政策法规层面上的支持。
[杨迈军]另外是交易所本身的准备,交易要能够成功、平稳、有效率的开展起来,我们有很多非常具体的准备工作。比如IT方面的准备、交易结算、风险控制方面的国际化接轨工作,还有相应的一些规则、细则国际化版本的修订,还有自身人力资源、国际化的操作等方面,这些都是具体、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扎实做好。
[彭俊衡]第一个问题,国债期货的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现在各项准备工作在抓紧进行的同时,审批工作也在抓紧进行,应该说是进入了审批轨道。具体什么时候、哪一天,这还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批就什么时候干了。
[彭俊衡]第二个问题很专业,这个问题我们在10年前准备股指期货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利率市场化,是国债期货推出的基本前提,这是我多年来的基本观点,这个比较简单。利率,如果不是市场化的,那就是人民银行定的,价格已经定好了,不需要市场去发现价格。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发现价格,价格已经发现了就不用我们干了,所以利率市场化是推出国债期货的基本前提。我们已经看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在加速,利率市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过程。
[彭俊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等到完全市场化了再做利率期货的准备,他就晚了。应该说我们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有一个进行同步准备的过程。而且我们最近已经看到了,央行在调基准利率的时候,把利率波动幅度加大了,就是说,市场化的过程正在加速。国债期货的基本前提已经准备了。
[柏亮]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最后再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最好特别简单,一分钟就可以回答完。
[现场提问]我是路透社的记者。杨先生,关于香港交易所拟收购伦敦交易所,你认为对上海交易所有什么好处?是否可以说明这个合作对上海有什么影响?
[杨迈军]我们知道这个消息。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交易所、香港市场、香港经济的发展繁荣我认为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好事,我们非常高兴,全力支持。
[杨迈军]作为两个交易所,我们历来都有非常好的联系。今后我们也会探讨各方面的合作。上海期货交易所会按照证监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如既往的加快我们自己的改革和开放。今后的具体合作,目前还处于一些讨论环节。香港交易所同时也在做很多事情,昨天宣布香港交易所和两个证券交易所合资成立一个公司。我想香港和内地的合作一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但目前就我们两个交易所间还没有太具体的项目。
[柏亮]谢谢杨总、谢谢观众的提问。由于时间关系,这一节的讨论就到这里。我们从产品、制度、机构投资者的建设等角度讨论了上海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建设,也得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观点。请再次以掌声感谢六位发言人的精采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