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会场十]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 沈南鹏发言实录
2012年06月30日 15:00
来源:东方网 选稿:袁松禄

image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点击查看高清图集]

  [沈南鹏]王董事长讲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中国大型的消费品企业在国外的扩张、收购,这也是过去几年比较明显的现象。最早的时候,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兼并,主要是在矿产、资源类。过去几年,越来越多一个是技术性的,包括在高端制造业,在清洁和新能源领域,包括在医疗行业领域。另外一个领域比较活跃的就是消费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于品牌和渠道的收购和整合。但后两种,技术和品牌的收购和扩张当中,可能比资源类收购挑战会来的更大,人的因素更重要。这当中,我想作为一个全球活跃的PE基金,应该是能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象红杉这样我们拥有全球的资源和品牌,可以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尤其在人脉和对本地市场的了解方面,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第二,我感觉除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就是说海外的企业会走进来,当然走进来改革开放过去三十年都有,但最近十几年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到中国来考虑通过跟国内的一些企业合资、或者跟国内的资本合作的形式,我认为是非常好的选择。我们看看在互联网领域,美国最成功的都没在中国玩的转。Facebook、雅虎、亚马逊,当然其中的原因最主要是这个产品必须本土化,不本土化在中国没有办法重演当年在海外这种奇迹。这当中如果你能够跟本地的资源结合起来,尤其是资本带来的团队资源和产业资源,能够让这些公司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关注到这些新恢复起来的技术性的这些公司,都在关注海外市场包括中国市场,这轮中他们的视野更加开拓,不再考虑进入中国市场100%控股,而是更多希望能够跟本地合作,只有真正读懂了中国市场才能帮助他们在中国把他们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弄出来,我相信这个趋势在中国也将会越来越明显。

  [沈南鹏]协同效应是整个收购过程中必须有的因素,当然我们这样的投资人是财务投资人,我们在收购兼并中一般是跟战略投资人一起做,因为战略投资人才会把这个协同效应发挥出来,两边渠道的互通这是非常重要的。前面的环节讲到中国的产能过剩,其实中国的产能过剩在很多行业很普遍,怎么样能够升级换代,跨境收购可以扮演一个角色。去海外你能够收购这个技术,但必须自己本身有能力消化好这个技术。如果能消化好,对我们自己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会产生真正有差异性的高端的制造企业。这样才能把所谓产能的过剩通过优胜劣汰逐渐淘汰,我想这是很好的过程。今天的中国企业和二十年前消化技术能力不同,以前买回来也很难消化,现在我们自己有自己的工程人员理解这个东西,消化这个东西。如果你消化好又有中国本土市场的优势,我们今天拿自己一部分的技术,加上资本加上市场再去换别人的技术,而不仅仅是以前纯的市场换技术,通过这种方式,中国企业才能够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现场提问]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个美国的留学生,我现在跟我的同学运作一个小型的PE,在美国有各种各样的中型和小型的PE,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很多便利,当然台上各位老总都是来自于大的PE,我想请教各位老总,你们对国内小型PE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特别是贝莱德老总提到了国内的市场和国外的市场有很大的差别,我很深的体会到这点。

  [沈南鹏]我感觉PE不存在小和大,当然大的基金有它的好处,可能团队更加完整,涉及领域更广。但PE真正的竞争力还是它的专业化,它本身的投资能力,本身给投资人带来好的回报,我们看到在海外,小的PE基金或者VC基金也都很多存在,经过市场优胜劣汰很多都存在,关键你要专业化。比如说美国的VC行业可能很活跃,在另外一个PE行业也很活跃,但中间一段照样有一批基金可能规模未必跟大的PE相比,小一点,但一样可以有很大的辉煌,同样在美国和欧洲都看到一些专业化的基金,专注于矿业,专注于医疗,专注于消费品等等基金,这些基金他们的团队的规模和管理资金的规模都跟大的PE有区别,但不妨碍他们在行业生存的很好,并且今后带来更大的辉煌。我相信在往前竞争越来越激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优秀的在某一细分行业更加专注的团队。

  沈南鹏:活跃的PE基金可助国企“走出去” 亦带动外企“走进来”

  [专题会场十]PE跨境投资新机遇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