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世安先生[点击查看高清图集]
[刘世安]感谢主持人,刚才听了外汇交易中心张总的介绍,我们对中国债券市场近几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趋势感到非常的振奋。近几年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发行在外的总余额突破21万亿元,在全球排名第五位。近两年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比重超过了股票,可见债券市场越来越成为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刘世安]从宏观角度来看,尽管债券市场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我个人认为,目前阻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些机制性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应该说,债券市场的效率还不够高,深度还不够。从站在未来债券市场发展角度来看,我认为还是要有几个大的环节进行突破。
[刘世安]第一,要按照集中统一监管的思路来搭建未来债券市场发展的格局。现在我们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分割状况由来以久,分割以来的弊端日益显现。消除日常分割的关键,在于消除监管上的分割。
[刘世安]第二,未来发展债券市场一定要大力发展信用债券市场。近几年交易所债券市场确实在信用债市场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信用债占的比重由几年前不到10%,发展到现在超过25%,我觉得这是好的迹象。债券市场按照市场化发展原则来看,就是要把政府信用为主,逐步转变为民间信用为主,大力发展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特别是市场化程度特别高的中小企业债券,只有这样债券市场的市场化才可以启动,多品种的债券结构也才可以建立。
[刘世安]第三,未来发展债券市场,在以资产证券化为重点的产品创新方面,还要进一步的突破。按照美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到2011年美国债券市场发行在外总余额突破36万亿美元,资产证券化的比重超过10万亿,比例达到接近1/4。中国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在结构化产品方面加大我们创新的步伐。
[刘世安]另外大力发展债券衍生产品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空间、很多工作可以做。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相比,我们还是份额相对来看比较小的市场,银行间市场在债券市场发展方面积累了很多非常好的经验和做法,这些都为我们今后大力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我们今后也有信心能把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发展好。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提问]上交所刚刚推出第一批私募债的试点,您对私募债的发展前景、面临的问题怎么看?
[刘世安]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私募债经过近半年的紧张调研、筹备,今年6月正式开闸,意味着我们很多中小微型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私募债的方式获得融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首次出现的。6月7日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接受企业的申请。
[刘世安]私募债有一个重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发行,具体来说,通过两家证券交易所备案注册的方式来发行。从我们运行半个多月的情况来看,市场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效率非常高,按照两个交易所的规则来看,企业向交易所递交申请之日起,10天内原则上要给发债企业一个备案回复,市场效率还是很高的。
[刘世安]从我本人来看,我认为私募债券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券种,未来中国债券市场如果要强调市场化,私募债券是很好的尝试。从发展前景来看,我认为还是非常看好的。因为私募债券在中国毕竟是第一次出现,祁斌主任也反复强调,这是一个风险性极高的券种,在发行、推进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要请市场各界引起关注、注意。
[刘世安]一是私募债券针对的毕竟是特殊的投资群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业投资者、合格投资人。一般普通的投资者不适合投资该类债券,我赞成祁斌主任的观点,要向市场传递“风险比较高”的信号。规则设计当中我们也体现了这样的原则,未来私募债券市场的发展,一定是在特定的投资者群体间进行展开的,不能向广泛的投资者普遍的推广。
[刘世安]二是私募债市场发展的前提是诚信。无论是发行人、投资人还是承销商,各类市场参与主题都要按照诚信、守约的原则来组织市场的运作。要根据契约的精神正常、合理的承担起各自应该负的责任。在未来私募债券市场的发展中,市场化的程度和风险自负的原则一定要牢固的树立。
[刘世安]这方面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行业的监管者,我们的任务、目标只能是给市场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地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游戏规则,一定要为私募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债券市场文化,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刘世安]三是私募债券市场的发展,不能是为了发展债券市场而盲目追求规模效应,是要充分考虑实体经济实际融资的需求。私募债券市场的发展规模,要取决于实体经济实际融资的需要。本质来看,私募债券还是一个融资的工具,是给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提供服务。
[刘世安]只有当实体经济通过融资以后获得了健康和持续的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市场生命力才能够得以体现,得以持续。在这方面,私募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还不能简单的套用一般债券市场发展的思维逻辑,在这当中要更多的关注实体经济实际的需求,来设计私募债市场特定的、特殊的交易规则。
[刘世安]我的观点就说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提问]各位嘉宾都提到了违约在债券市场上起到的作用,目前中国债券市场上还没有存在过违约的情况。我比较关心的问题是,如果中国出现第一例违约,是否会出现在中小企业私募债上?
[刘世安]私募市场的违约是必然的,违约,我觉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违约以后有没有真正的违约偿债机制。刚才高行长提出一个观点,现在政府实行的保姆式管理方式,我认为不利于真正建立起市场化的管理机制。
[刘世安]私募债,按照美国通行的做法,违约率通常是在2%到5%左右。这个私募债在中国推出之后,违约看来也是必然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市场化承担风险的机制和投资人、发行人等风险自担的意识。我们市场化的机制建立起来,违约并不是很可怕的东西。
[记者提问]我来自第一财经日报。我有两个问题是我自己比较困惑的,首先是最近有一个声音,认为债券市场的监管分割同时也能带来竞争,竞争能够促进市场的扩容和快速发展,请在座嘉宾谈谈监管竞争的利弊,这个问题请祁斌主任、刘总、金总回答。第二个比较困惑的事,金总刚才也谈到了对净资产40%的红线,这到底是否合理?市场如果要向前进,这个红线是否肯定要废除?
[刘世安]市场分割是历史现象、历史造成的。从交易所的角度来看,我们合于可以和张总携手合作。今天我们坐在一个主席台上,意味着我们更紧密的合作。从市场来看,分割是暂时的,走到一起是必然的。
[刘世安]从竞争来看,确实有利于促进市场的发展,我们两个确实是在竞争,但这个竞争不是恶性的竞争,而是在一种非常友好的条件下、是互补性的竞争。但这种竞争又产生一个弊端,是不利于整体对债券市场顶层设计的。从未来市场发展来看,我们建议是消除这种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从竞争走向统一。
[记者提问]我是来自中国经济周刊的记者,我觉得周总讲的非常好,讲了道德风险的问题。债券市场,不怕违约,很担心出现不违约,就是没有违约的情况出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们看到之前ST海龙的事,本来应该违约的,地方政府让他不违约。我担心私募债未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很多企业是地方的龙头企业,和政府、和其他方面有些关系,出现不了违约的情况,就无法有效教育市场、教育投资者这个市场会出现违约。各位是否可以谈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这样的担忧?
[刘世安]我们工作的目标,在私募债市场上发展的目标,不是追求违约,而是追求出现违约后的风险化解机制,要有规矩可循。为什么以前发行的债券出现违约引起那么高的关注?而私募债违约之后,我们又强调不要太多的关注?这两个债券的发行机制不一样。
[刘世安]以前发行的叫公开发行,是向全体老百姓、全社会公开发行的,公开发行的背景下出现的风险是社会性的、系统性的风险,因此必须要引起政府部门、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私募债是定向发行、私募发行,向特定投资者发行的。发行前,一定要和投资这讲清楚,这个债券可能是有风险的,今后你要有一个风险自负的原则。
[刘世安]在这两种不同发行机制的背景下,私募债券市场更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可以容忍它违约的信念、理念。只有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时候,我们对违约的处理机制才能够建立得最好,容忍度可能也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