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点击查看高清图集]
[贾康]大家好,今天我们的主题地方政府融资体系改革,我简单说一下,请大家批评指正。
[贾康]地方政府的融资体系,我认为应该合理的、内在的和政府整个体系深化改革形成匹配关系。我们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体制改革,财力分配方面是什么样的思路呢?我们认为,既然已经在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后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94年实施了财税配套改革的框架,现在这么多年完全可以清晰的做出肯定。中国要走市场经济之路,在财政体制上必须建立可持续的、以分水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这个分级财政逻辑上的要求,首先要清晰、合理化规定从中央到地方的事权,后面是财权、税基,还有预算,这是公共财政追求的运行当中的载体。
[贾康]现在我们在预算后面跟着的还有什么?还有一级合理的产权、举债权,这就说到了今天的主题,地方政府如果有举债权,这是体现在融资体系里面,和他所有的政权、事权、税权、预算合理的制度安排相匹配的组成部分。
[贾康]举债权的实际情况,是在我们以前多年规则上不给地方政府,预算法还在修订当中,过去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无法举债。除了国务院批准,而地方政府知道国务院不会批准。现实当中,地方政府要贯彻自己的战略,我们地方税体系迟迟不能成形,他也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他有可能变相的举债。
[贾康]潜规则强制替代明规则,有合理内核但却是有风险因素存在的事物。具体的风险,从总量来说,10.7万亿我们做一个分析,还不构成中国公共部门债务超过安全线的总量风险,把它和其他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其他数据了解到的公共部门其他债务合在一起,中国公共部门的负债率大概是50%上下,明显是在欧盟签马约30%的这个线之内。
[贾康]大家知道,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欧盟全面失守60%的预警线,中国在这个区间内,总量上不会造成危机性的、直接的威胁。但是风险确实在积累,而且绝对不可忽视,在一些局部,在某些项目上风险非常明显,特别是这个机制不好。既然是隐性负债,就缺乏公众监督,没有透明度,你无从知道在一些项目上是什么情况,风险度如何。
[贾康]一旦被什么因素触动这个风险,变成现实的风险,就变成局部的危机。你要缓解这个危机,就要采取救火的方式。而且这个运行过程当中,你很难避免扭曲,甚至是不正之风、腐败现象。
[贾康]我们认为,要跟着中国财税体制改革,从中央到地方,把分税制贯彻下来,真正落实。在地方债已经形成的格局基础上,要注意疏堵结合,堵不如疏,要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发展地方的阳光融资制度。
[贾康]连续四年,地方债登堂入室之后,去年宣布四个地方推行自主发债的试点,这都代表了正确的方向。以后用阳光融资和预期、透明、受公众监督、讲究规范、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地方债去置换、替代地方融资平台和其他一些形式隐性的、不规范的、风险不容易控制的、不健康的隐性负债,同时又保持地方政府作为融资主题可能通过融资发挥出来的贯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效益,这才是一个比较周全的、我们认为合理的对待地方债务和地方融资体系建设的态度。
[贾康]顺带说一下,我作为研究者,我不能很好的理解,为什么这次预算法进入第二轮修订过程中,否定了第一轮关于地方债的正面表述,而退回了过去多少年的、一句话的,除国务院特别批准之外,地方政府不得举债这样一个陈旧的表述。
[贾康]这一点上,如果真的确定这次《预算法》的修订,完全没有体现我们立法怎样为现实生活体现它的规范作用和指导作用、服务作用的实质精神。立法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中国经济社会转轨过程中法律怎样越来越健全、越来越能对实际生活发挥实质性的指导、约束和服务作用。你如果看到有矛盾,就退回原来的条文,等于没有任何作为,我不理解,这里提出供大家批评、指正。
[贾康] 现在三位银行家听起来意见很一致,他们都认同只要中国经济不出问题,地方融资平台就不会出问题。我要再接着问一下,中国经济可能出什么问题?不要看现在没有什么问题,但你必须居安思危,或者在表面还不错的情况下要看到矛盾凸显。短期中国经济的问题就是怎样防止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下滑,我觉得这方面我们有解决它的比较充分的后备政策工具和要动用这些政策工具的安全区。
[贾康] 我不是说中国比照拉美,跌入中等收入陷井。不要看前面30多年发展很不错,年均GDP增长9.8%,但我们这样可以可持续、可长治久安?我不这样认同。黄金发展期伴随矛盾凸显期,资源方面我们现在原油57%以上要靠进口,我们自己煤炭丰富,但从一开始的矿难到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到资源枯竭后的塌陷区,到整个城市的转型都困难重重。资源制约之后更突出的是什么?人际关系、分配关系、财产关系、政府和公民关系、政治权利体系和社会上面所谓底层民众不满之间,这些矛盾怎么化解?
[贾康] 这样的一个挑战,如果你处理不好,经济问题会政治化。谁能保证中国就不跌入中等收入陷井或者是中等收入式的不良陷井?这是非常重大的问题。作为研究者,我们看到你现在要化解这些矛盾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王烁说的,为什么国际上也有很多人不乐观,人大代表讨论预算法他们也不乐观,他们的不乐观我不赞成,退回到维持原来聋子耳朵是摆设。
[贾康] 中国在进一步推动配套改革,找到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井的支撑力量,这样就可以把分配关系理不顺的问题,政府公共权利体系、公信力下降的问题等等,这些负面东西遏制住,不要再让它恶化。这一大套的问题我觉得是重要的问题。
[贾康] 现在三位银行家听起来意见很一致,他们都认同只要中国经济不出问题,地方融资平台就不会出问题。我要再接着问一下,中国经济可能出什么问题?不要看现在没有什么问题,但你必须居安思危,或者在表面还不错的情况下要看到矛盾凸显。短期中国经济的问题就是怎样防止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下滑,我觉得这方面我们有解决它的比较充分的后备政策工具和要动用这些政策工具的安全区。
[贾康] 我不是说中国比照拉美,跌入中等收入陷井。不要看前面30多年发展很不错,年均GDP增长9.8%,但我们这样可以可持续、可长治久安?我不这样认同。黄金发展期伴随矛盾凸显期,资源方面我们现在原油57%以上要靠进口,我们自己煤炭丰富,但从一开始的矿难到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到资源枯竭后的塌陷区,到整个城市的转型都困难重重。资源制约之后更突出的是什么?人际关系、分配关系、财产关系、政府和公民关系、政治权利体系和社会上面所谓底层民众不满之间,这些矛盾怎么化解?
[贾康] 这样的一个挑战,如果你处理不好,经济问题会政治化。谁能保证中国就不跌入中等收入陷井或者是中等收入式的不良陷井?这是非常重大的问题。作为研究者,我们看到你现在要化解这些矛盾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王烁说的,为什么国际上也有很多人不乐观,人大代表讨论预算法他们也不乐观,他们的不乐观我不赞成,退回到维持原来聋子耳朵是摆设。中国在进一步推动配套改革,找到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井的支撑力量,这样就可以把分配关系理不顺的问题,政府公共权利体系、公信力下降的问题等等,这些负面东西遏制住,不要再让它恶化。这一大套的问题我觉得是重要的问题。[记者提问] 我发现三位银行家,尤其是顾行长,您的立场更多还是站在银行的角度上。是否可以结合龚方雄老师提到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情况做一些说明?
[贾康] 现在还没有划句话,我也是想影响大家共同讨论,促进这个法怎么真正按照立法的实质性要求,让这个法能更好的适应现实,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方面的思路,刚才钱行长的话基本代表我的思路。政府职能首先要合理,不能管过多的事。应该由政府管的事,里面不能回避地方政府融资功能的,你不能说我规定了地方政府的举债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是一种鸵鸟政策。地方政府不可回避的融资功能,怎么办?
[贾康] 要和市场兼容。市场化趋向改革当中,地方政府自己的行为,在透明度前提下规范的同时,如何让市场力量地方政府,就是地方发债要走到由地方政府在市场当中的评级,资产负债表都透明的情况下,市场主体的综合制约使地方政府发债不敢走过头,他想走过头也走不过头,或者能在大的方面规避主要风险,局部风险也好控,这是一个远景。
[贾康] 怎么接近这个远景?绝对不是现在第二稿的办法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还是要由粗到细把正面表述的东西列出来。整个程序怎么考虑?受什么力量监督,是否要设总量界限?这个界限在市场里面如何分布?如何具体化?都可以讨论,但不能无所作为。
[记者提问] 我是第一财经广播的记者。刚刚贾老师提到“地方不能举债”,我想听听工行和交行的两位银行家,从银行的角度来讲,你们怎么看待地方不能举债这样的规定?如果这个路被堵死,我们地方融资最有效或者最光明的渠道是什么?
[贾康] 现在还没有划句话,我也是想影响大家共同讨论,促进这个法怎么真正按照立法的实质性要求,让这个法能更好的适应现实,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方面的思路,刚才钱行长的话基本代表我的思路。政府职能首先要合理,不能管过多的事。应该由政府管的事,里面不能回避地方政府融资功能的,你不能说我规定了地方政府的举债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这是一种鸵鸟政策。地方政府不可回避的融资功能,怎么办?
[贾康] 要和市场兼容。市场化趋向改革当中,地方政府自己的行为,在透明度前提下规范的同时,如何让市场力量地方政府,就是地方发债要走到由地方政府在市场当中的评级,资产负债表都透明的情况下,市场主体的综合制约使地方政府发债不敢走过头,他想走过头也走不过头,或者能在大的方面规避主要风险,局部风险也好控,这是一个远景。
[贾康] 怎么接近这个远景?绝对不是现在第二稿的办法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还是要由粗到细把正面表述的东西列出来。整个程序怎么考虑?受什么力量监督,是否要设总量界限?这个界限在市场里面如何分布?如何具体化?都可以讨论,但不能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