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吴淞客运中心站长金树基已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中、晚三次准时拨打969221,收听最新天气预报。站里还特意花1600元,买了个气象信息机。一旦听到将要起大雾、刮大风的消息,他就忐忑不安,生怕天公不作美,“逼”得客船停开,又要与吵嚷索赔的乘客打交道了。 大雾还好说最怕刮大风 如果碰到大雾,江面白茫茫一片,船开不出去,对乘客讲理还比较容易。最怕的是沿海海面刮大风,按规定,风力超过9级,客船就得停开。海上风刮开了,有时吴淞客运中心这边偏偏风平浪静,他这个站长“做工作”就难了。乘客根本不听解释,“什么刮大风,我们怎么感觉不到?” 被乘客“围攻”两小时 金树基说,今年1月份至今,因天气原因,吴淞客运中心客船已停航近20次,每次做乘客工作都很吃力。有一次他竟被乘客“围攻”了两个小时,好不容易才脱身。船不开了,站里会按规定,为乘客全价退票。但不少乘客会提出进一步的赔偿要求。由于吴淞客运中心离市中心较远,许多乘客“打的”赶过来坐船,他们要求报销“打的”费。 还“兜”着几千元亏空 今年春运的一天晚上,开往普陀山的客船停航了。站里立刻联系长途汽车公司,紧急调派大客车疏运乘客。但部分乘客付的车费大打折扣,这中间几千元的“亏空”,现在仍由吴淞客运中心“兜”着。“吃一堑、长一智”,金站长和同事们格外关注天气预报,一旦获悉天气“有变”,便提前停售船票,并想方设法通知已买票的乘客别来吴淞坐船。 规定应该赔不知怎么赔 碰到客船停开,乘客便会提出:坐飞机延误有赔偿,坐船为什么没有?金站长颇为苦恼,他们作为港口经营人,夹在乘客与船公司当中,时常受“夹板气”。客船停开,究竟赔不赔、怎么赔,没有现成规定,让他们很难做。查查1996年实行至今由交通部颁布的《水路旅客运输规则》,其中提到:船停开,除依法免责的以外,责任方应负责赔偿。但具体怎么赔,却没说清楚。本报记者刘珍华 措施与建议 □为尽量避免纠纷,遇到船期变化时,吴淞客运中心就及时通过广播电台发布消息,并开通了日夜服务的问讯电话。 □有时不少乘客不知道船已停开,仍坐一二个小时的公交车赶到码头,引发纠纷。业内人士建议,能否考虑在船票价格中增设“风险赔偿金”,比如每张船票乘客出一元钱,船公司也出一元钱,建立一笔赔偿基金。遇到客船停航,便从这笔钱中提取,补偿乘客,化解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