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昨天公布了9至10月间全市监察发现的35种违法药品、19种违法医疗器械广告名单。为警戒市民,药品监管专家为这些不良药品、保健品及其广告的骗人手段做了总结。
首先,这些违法广告多含有绝对化语言和绝对化承诺,如“根治”、“根除”、“不反弹”、“药到病除”,“最先进科学”、“最高技术”、“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服用一至几个疗程,病症全无”等;其次,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医生为产品功效作证明,声称该产品是某学术机构、政府部门、医疗机构或医生推荐的惟一或最佳产品等;再次,声称治疗率和有效率达多少,及多次获奖;第四,广告中刊登读者来信、感谢信等,称使用该产品后病症减轻或痊愈。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夸大,甚至子虚乌有,欺骗病人的。
此外,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医师提醒市民,目前市面上广告比较多的肿瘤药品有两类,一是多糖
类药品,如从灵芝等菌类产品中提取的,二是生物免疫制剂,如甘露聚糖类药物,这两种药物均有修复细胞功能,但无法杀死癌细胞,在治疗中只起到辅助作用,患者如发现这些药品宣传能杀死癌细胞,就要提高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