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2011陆家嘴论坛5月21日进行专题会议。与会嘉宾针对巴塞尔协议III及其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图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发表演讲。(点击查看东方网独家高清组图)
[范文仲]非常高兴来到陆家嘴论坛,跟大家一起交流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个人理解和看法。这个题目实际上是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在国际金融界也是重要的讨论话题。今天想跟大家交流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背景,有哪些考量。第二个方面简单谈一下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监管框架,我们的一些基本设想。第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正在进行的一些重点领域。虽然巴塞尔协议III已经出来了,但是国际金融改革还在继续,最后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有关情况。
[范文仲]首先从这次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背景,我想很多今天参会的嘉宾都会比较熟悉。它的大背景就是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对这次全球体系的冲击。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暴露出国际金融体系存在一些巨大的制度性的漏洞,这个漏洞主要是集中在三个层面。首先从微观的金融机构层面来讲,微观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出现很大的问题。
[范文仲]这次金融危机说明在微观的金融机构上的基础非常薄弱。包括微观金融机构不管从资本的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出现问题。另外从薪酬机制上讲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同时在经营模式上,在金融危机前几年,很多金融机构追求利用高杠杆率,追求ROE(净资产收益率),形成一种风潮。同时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在全球没有一个统一的流动性的监管标准。很多的国际银行,都依靠短期发行票据的融资,来补充自己的流动性。一旦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出现紧缩,流动性马上出现问题,同时在表外业务,还有在多业经营方面,在这方面的监管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范文仲]第二在中观金融市场层面,这次也暴露出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大的滞后,整个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大大下降。大家知道金融市场最核心的功能,其实就是风险的交易和定价。这两个功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受到非常大的伤害。因为很多金融产品都依靠复杂的模型进行定价,同时要依赖这些评级机构对它进行风险的评级。
[范文仲]这些实证数据的缺乏,假设比较简单,在真正危机到来之后,所有的假设条件全部失效,整个市场没有办法进行定价,没有办法进行定价就没有办法进行交易。如果这两个都没有了,那么整个市场就变成病人了。所以这次对市场的层面上也有很多的反思,在未来考虑到评级机构,这些都引起了很多的思考。
[范文仲]在宏观性的系统风险方面,一个是影子银行体系没有监管,会存在很多监管的套利。同时对于系统性的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问题,没有意识到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在跨境、跨市场的协调监管方面也缺乏统一有效的机制。这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出来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金融危机之后,实际上G20领导人已经有明确的目标,要是由FSB(金融稳定委员会)制定推动领导改革的新方案,在峰会上定出来,在去年11月在首尔峰会上提交金融改革的方案。
[范文仲]到这一轮监管改革,也是历时两年多时间,到去年11月份,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向首尔20国委员会提出了监管的改革方案。监管改革方案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严格了资本的定义和标准。第二个方面建立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标准。第三个方面根据经济复苏的现实情况,设定了过渡期安排。这个方案在去年的首尔峰会上得以顺利的通过,在去年12月中旬,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在12月16号公布了关于资本和流动性改革的方案,现在统称为巴塞尔协议III。新的方案要求,新的监管标准将在2013年1月1号起在全球范围内实施,2019年1月1号前全面达标。所以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要求。
[范文仲]以前我们中国在实行国际银行监管改革的标准,跟这次有很大的不同。以前中国还不是巴塞尔委员会,或者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正式成员,所以在实施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空间。但是2009年初中国已经正式成为金融稳定委员会跟巴塞尔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因为实施这个方案就成为我们一项国际义务。但是同时这个方案里边,也吸取了很多中国在积极参与的一些改革建议。
[范文仲]从目前来讲,中国实施,有一些基本的考量,首先我们觉得巴塞尔协议III的改革方案,它是一个国际的最低标准,大家知道国际方案有很多政治妥协的结果,并不是一个我们所认为的最优的标准。每一个国家巴塞尔协议III的方案中也明确说明,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符合自己国情的一套银行监管方案,巴塞尔协议III是一个最低要求。根据这些要求,以及根据我们在推进国际金融改革,国际的改革方案要与国情相结合的原则,也在过去将近一年里的时间,认真地考量了中国的实施方案的一些设想,这个设想其实在这个月以指导意见的形式,对外正式公布。
[范文仲]中国实施巴塞尔的改革方案,从一个总体特点来讲,我们的标准比国际的巴塞尔协议III的最低标准要高,同时我们的时间也比国际的时间要短,这里面有我们自己的一些考量。具体来讲,在资本的最低要求方面,现在要求核心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是5%。一级资本充足率6%,资本充足率8%,同时又留存资本的要求,5%。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系统性重要的银行还会附加1%的资本要求,所以正常情况下资本要求是5%,普通银行是10.5%。
[范文仲]同时也按照巴塞尔协议III的方案引进了杠杆率的监管指标。在国际上来讲杠杆率的标准是3%,我们的标准是4%。同时借鉴国际的流动性改革方案,我们也引入了国际上要求对于短期流动性和长期流动性衡量的两个指标。同时还结合中国自己以前的经验,还保留了存贷的流动性监管指标。
[范文仲]针对中国的国情,在拨备方面,早于国际改革,设立了拨备的一些相关指标。这些方案都已经跟银行业进行了沟通,也进行了正式的发布。这个发布的指导意见只是原则性的意见,在今年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面,监管部门还在进行积极的努力,在制订一系列执行这个指导意见原则的具体的法规,比如说修订管理办法,另外制订一些新的监管指引,更多的信息将会向社会,包括向我们的市场随后逐步公开,进行发布。
[范文仲]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实行巴塞尔协议III,是不是太严格?另外时间过渡期是不是短,有什么样的考量?从我们监管的一些考量来讲,首先中国的银行业,跟西方的银行业的基础相比,我们在资本充足率的状况上面,在流动性方面都大大优于国际的标准水平,所以实际上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国际要求的巴塞尔协议III的水平,结合一些审慎性的考量,在未来,我们进一步加强这样的一个风险监管能力,这个是有必要的。因为中国的银行业在国际上发展非常快,我们的资产规模增长的速度也非常快,就要有一个比较审慎的监管指标,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范文仲]另外从国际上来讲,很多巴塞尔协议III的标准,各国还在制订,也在陆续颁布。从现在看到的很多国际上的标准,许多国家制订的都大大高于巴塞尔协议III的标准,比如说一些国家制订的规定比中国制订的比规定的标准要高很多。从各国至少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对于整个风险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这方面都在做一些努力。所以我们的方向是一致的,很多的一些信息在未来大家都会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方面看到。
[范文仲]最后我想简单谈一点,巴塞尔协议III只是一个起点,并不是一个监管改革的终点,未来在几大领域进行一些改革的具体工作。第一个领域就是系统性、重要性银行,这是重点领域。国际上目前正在考虑一个是确定系统性重要银行的方法论。第二个是数目,全球的系统性、重要性银行机构有多少,确定了这些数量名单之后,怎么对它加强监管,是不是在资本上有比较高的要求,同时在日常监管方面,是不是要有更加全面的方案,这是一个在讨论的问题,一个讨论的方案,估计新的信息会在今年确定下来,跟大家公布。
[范文仲]第二为了保证监管,现在对影子银行体系也在考量一些监管的方案。因为如果把银行业体系的监管标准提的很高,同样具有信用中介功能的,其他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果监管还是比较薄弱的话,那么就会形成监管套利。同时在未来同样会存在金融大额漏洞,引发金融危机。所以国际上从全面性的角度考虑,也在考虑针对影子银行体系的考量。一个方面对影子银行的体系监管有哪些具体政策,第三在透明度,准入的程序上面是不是要做一些改变,这是几个方面。
[范文仲]第三个在其他的方面,包括在会计准则方面,也在做一些积极的推动工作。大家知道现在世界上有两个会计的主要体系,以美国为首的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体系,还有国际上以欧洲为首的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会计体系,如果会计体系不能统一的话,同样的财务报表用不同的会计体系来算的话,可能情况会有天壤之别。所以为了实施一个公平的监管,最近也在考虑会计体系方面能够加强两个体系的融合。
[范文仲]第四个方面,在加强跨境监管协调机制方面也在做一些工作,这次不管从雷曼的倒闭,还是其他大的银行方面,金融监管在好的时候没有问题,大家信息都是通畅的,但是一旦发生危机,为了保护本国金融机构的利益,这个金融信息沟通就会很困难。所以这些方面只是我们在未来监管的一些重点领域。但是除了这些方面之后未来还会很多。
[范文仲]所以最后一点,我想总结一下,作为一些银行的从业人员,以及监管的人员,对风险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因为中国有一句古话“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好的时候就要想到未来的风险变化。我们也看到历史研究了整个金融危机,这种事例是屡见不鲜的,最近有一本书是讲,每次都认为在危机之前的繁荣时期,都认为这个繁荣是可以持久的,它是有实质性的支撑保障。但是发现一旦忽视了对风险的防范意识,金融危机很快就会到来。
[范文仲]现在国际上,包括中国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尽量避免,尽量让我们的金融环境维持稳定,使国家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我们之所以决定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完成这样的一个监管标准实施,主要也觉得在这样一个时期,中国银行业既要支持经营发展,同时也要维持自身的稳健,风险防控能力一定要跟得上,所以从这些角度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今天跟大家简单做一个交流。谢谢大家。
【互动环节:回答提问】
[凌华薇] 对于农行来说有一个问题,因为前面几家大行都已经上市了三四年,他们保持了好几年的高速增长。所以我们也对农行比较关注。我想再问问范主任,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比例问题,大家都觉得风险很大,所有的风险都集中在银行,作为监管者的唯一代表,请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范文仲] 这也是长久以来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育时间相对起步比较晚一点,我们现在直接融资跟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还是占主体地位。结合着巴塞尔协议III ,在未来如果中国经济一样高速成长,银行业还要为经济增长成为主力的话,现在确实在信贷方面要有足够信贷的支持,会对资本有一定的压力。
[范文仲] 这个问题解决其实两个方面,一个从银行业本身来讲,我们也有多种渠道,可以来补充这样的资本。除了在内生之外,在外生方面也在考虑,国际上也在考虑,为银行业补充资本有更多的机制、更多的工具。从目前来讲我们看中国银行业跟巴塞尔协议III 要求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距,所以新的监管出台,近期不会对银行业造成太大的影响。从远期来讲,伴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信贷支持,也需要更多的资本支持,这是很必然的。但是我们也相信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这样的一个融资过程将会是平稳和有序的。
[范文仲] 另外我们现在是拿现有的情况来判断中国的经济增长,大部分都要靠信贷支持,从长期发展来讲,中国也会慢慢过渡到直接投资会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所以说整个全国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也会日趋合理。所以几方面的因素结合考虑,我们觉得银行业的前景还是稳健的,而且稳健的前景,同时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能够支撑中国未来平稳的增长前景,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
[凌华薇] 说到补充资本金,我看现在银行办法挺多,比如所现在发刺激债也好,发其他的债也好。我注意到一点,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发得非常多,非常迅猛,据说工行一家就有5万亿,银行让理财产品多发一点,买银行股的增发,或者说参与买一点刺激债,这种做法监管部门怎么看呢?
[范文仲] 其实理财产品具有创新性的业务方面,我们也非常关注。理财产品的发展,是有自然的一些需求,但是从监管部门关注来讲,这样一个发展,我们不希望造成特别多的潜在金融影响。所以在理财方面,前一段跟表外业务结合出了一些产品,但由于金融的管理能力从银行角度并没有完全到位,因此从监管方面对并表的要求在未来也会日趋严格。所以理财产品在今后发展会越来越规范。同时在巴塞尔协议III出台之后,大家会发现,它对表外这一块,现在给予了更多的一些关注,在这方面会有更多严格的规范。
[范文仲] 所以大家可能会担心这些严格的规范会不会扼杀一些新兴创新的市场。我们想其实如果监管的规则发展能够跟得上创新的发展,这才是平衡的状态,才有利于创新业务的发展。上次金融危机已经证明,如果一旦单方面推动创新,但是整个要风险管理体系,没有跟上的话,这样一些新兴业务最后可能会栽跟头,反而是不利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觉得包括理财一些业务,如果加强一些规范管理,其实为了呵护这些理财业务健康平稳的增长。
[凌华薇] 范主任您在银监会之前担任过多年的经济学家,也有挂职锻炼的地方经验,请您谈一谈您怎么看银行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比如说银监会希望把银行保全做在前面,希望发生危机地方政府可以多分担一点,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范文仲]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确实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从监管的角度,更多考虑在风险这一块,在地方政府的角度考虑更多可能就是发展。所以非常有幸我确实既在监管部门工作过,也在地方政府部门工作过。我个人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平衡的关系,如何能找到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平衡点,这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讲也是至关重要。
[范文仲] 说到政府投融资平台,一个大的背景大家都很清楚,在为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各个国家都在采取一些经济复苏的政策,都采取的很多刺激经济的措施。中国也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期间,进行的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大大推进了。各个地方的信贷量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信贷增长中其中有一部分是看到跟政府有关联的,每一家省市都有一个跟政府有关系的投融资公司,投融资公司靠一些国产来进行抵押、进行信贷、进行融资。所以这一类跟政府有关联的投融资公司,其中又是把政府信用担保的这一类公司,作为一个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概念提出来。
[范文仲] 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有审慎的背景,一个方面我们对这种类型的风险要从几个方面看,一个政府承诺的,我们不认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风险抵御手段,未来看一个信贷活动风险,要看一个工程完成之后的现金流,是不是能够覆盖还本付息的成本,同时也要看抵押的资产,是不是能够覆盖这些风险。所以实际上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考量,对目前增长很快的这一类贷款的审慎性的一些监管措施。
[范文仲] 但是从另外角度来讲,如果对某一类贷款在过去几年特别集中的话,从集中度的角度考量,也要对这一类贷款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这就是最近我们对这一类政府投融资平台性的贷款,大幅度提高了风险权重,最高甚至到了300%。权重的确定也要根据现金流的覆盖能力,担保资产的情况,同时也对整个信贷,从集中度方面采取一些前瞻性的措施。
[范文仲]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对这些监管的措施都有不同的解读,作为监管者——银监会,我们总是试图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既能够支持经济发展平稳的增长,同时要把金融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这个工作非常困难,但是最近这些年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通过各种工具的摸索有了一些体验。这些几年监管的进展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同,包括对政府投融资平台方面的监管措施。这个也得到了不论是国家还是国际上的肯定,也非常感谢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给我们做的积极配合。
[凌华薇] 所现在基本上对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都化解了,并不是一个潜在的很大的风险?
[范文仲] 实际上中国很多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如果我们有很好的监管措施,相信在未来这种贷款能够更加规范。实际上我们也并不是把某一类公司所有的贷款都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贷款。还是要从经济风险本身看它的指标,看它有没有现金流的覆盖,有没有足值的风险抵押。
[凌华薇] 确实研究系统性对大银行实行差别资本充足率的政策。这个是不是范主任也介绍一下。
[范文仲] 我先介绍一下国际上现在对系统性重要银行的一些进展。目前国际上把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列入到今年监管改革的重要议题。近期大家就会确定,首先什么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国际上有可能确定在30家左右,针对这些确定的银行,从哪些方面加强监管,一个方面可能在资本方面会适当地把标准提高。
[范文仲] 第二个标准提高以后对于他能够满足标准的工具,可能进行一些考量。另外对这些资本的全球系统性银行会建立全球同行评议的机制。这些机制都会加强对国际上系统性重要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从中国角度来讲,我们已经在指导意见中明确,对国内的系统性重要银行机构,就会在资本充足率附加一个百分点的要求,这是从审慎的角度考量。
[范文仲] 因为这些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能够在资本的基础方面更加坚持。同时也会在日常方面给予这些金融机构风险更多的一些监管资源的分配,这是国际上和我们的一些考量。
[范文仲]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并不是太大而不能倒,比如雷曼兄弟,它在资本中也并不是最大的。另外出过问题的很多银行,比如说北岩银行,这些银行出现了很大的系统性的影响。所以未来除了关注系统性重要机构,我们对中小银行机构也要进行一些管理,这些管理可能更多要从结构性的,从中国比较有效的资本监管工具出发。同时我们也认为资本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包括中国采取的很多拨备的措施,我们觉得是非常必要的,对未来防范中国的银行业风险,将会是很好的补充。所以谈论到风险的时候,我们知道系统性重要银行是重要,但是要看到其他的小的银行、中等银行一样会出大问题,另外在监管工具上,除了资本之外也要看到其他的工具,比如说拨备、杠杆性,传统的银行都很重要。
[东方网] 我有一个问题,范先生,银监会在去年就提出“腕骨”的检测指标体系,现在运行情况怎么样,您刚才也提到所有的指标都是很重要的,会不会把这个体系扩大到中小银行的监管范围。
[范文仲] “腕骨”是我们监管部门针对大型银行的特有特征所设计的一个监管体系,我们采用它已经初步对大型银行体系进行评级,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小银行可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以前有一个路透评级体系,跟“腕骨”都是有关联的。针对全部的中国银行体系,有没有一个全面合理的很好的风险评级系统,这个也在摸索。我们相信“腕骨”是我们第一步,因为大型银行相对来讲信息量更充分,同时也更加重要,所以从大型银行开始。我们未来对整个中国银行业体系,不论大中小的风险评级体系都会加强,大家在将来也会看到这个结果。
[听众] 我是台湾大学教授,我姓黄,巴塞尔协议III 这个部分,是不是在风险权属部分,我们把表内和表外业务分开做。中国的银行现在在世界上也是“走路有风”,各方面都不错的。我想说,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巴塞尔协议III 里面有发言权,考虑到中国银行是不是可以常保强势,能不能主导议题,使风险权属对银行更有利。虽然现在的获利还不错,有20%以上,但是我想看3年、5年以后的情况怎么样。杨行长请教您一下,您心里面应该承受很多的压力。
[范文仲] 首先我想今天有很多的学术渊博的嘉宾,很多问题他们都可以做很好的回答。另外就这个问题来讲,我想谈三点,第一个从风险权重,表内和表外的关系。这次金融危机很大的根源就是我们对表外的风险忽视了,所以这次监管改革的重点,也是真正实现全面并表的监管,使表外的业务同样能够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从现在初步考量,包括在国内的一些考量也是,一个方面表外转到表内会有一些风险转换系数。另一方面如果一些资产留在表外,但是有风险的话,将会受到同样相似的资本规则来约束,所以叫参照一些表内的资产进行一些管理。所以一个方面对表外可以通过合适的比例转进来,要不然待在表外就要用同样的风险管控措施。
[范文仲] 第二个权重其实是我们现在目前所考虑的,在现阶段的一些基础、工具。在未来如果中国银行业能够全面实现巴塞尔协议II、巴塞尔协议III,进入高级的一些资本管理方法,可能不光是权重,每个银行都会有自己的PB(市净率),有自己的LGD(违约损失率)这样的测算,这样的测算也都要体现风险审慎的原则,现在看到是调权重,未来是调全套。
[范文仲] 第二个问题,中国这么多的监管、这么多的要求下去,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会不会受到影响?会不会在今后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这是一个短期跟长期的考量。短期之内,你看到更多的是成本,这样的严格监管可能使发展速度慢了,但是长期之内要看,一个比较严格的监管标准下,我们能够保证一个稳健的金融体系,这个银行能不能实现稳健的发展,虽然每一步走得慢一点,但是在长期内走得更稳,更有竞争力。这就是为什么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银行的竞争力反而大大上升了,就是因为前几年监管相对比较审慎,我们的银行经营比较稳健,所以短时间内慢一点没有关系,关键是长期内能够稳健、有序的达到我们的目标。所以对于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我们是有信心的。
[听众] 我是来自于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有两个问题问一下范主任,第一个是关于巴塞尔协议III 的。巴塞尔协议III 中并没有拨贷比的指标,但我们中国的条例里有这项指标,有银行说拨贷比的指标有一刀切的嫌疑,对资产负债比较好的银行来说是不公平的。第二个关于平台贷的说法,能不能透露一些数据,比如说一季度末,平台贷的数据是多少,对于银行报上来的平台贷的数据,您怎么看?
[范文仲] 很感谢大家对监管的关注,针对最后一个问题,我想一个是巴塞尔协议III 里面拨备的指标。其实巴塞尔协议III 我跟大家介绍了,是资本和流动性的监管方案,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目前国际的监管界还在对动态拨备进行研究。这个方案可能会在未来出台。中国也是根据国际监管改革,根据自己的国情制订了我们自己的拨备要求。这个拨备要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拨备覆盖率,我们的要求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经明确了拨备覆盖率为150%。这次执行巴塞尔协议III 的时候执行了总体拨备率的要求,是拨备抵上全部的贷款余额,这是审慎的指标,现在标准定在2.5%。
[范文仲] 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讲,银行拨备离这样一个总体拨备率的水平也比较接近,所以这方面的压力并不大。这两个方面是涵盖风险不同的特征,拨备覆盖率是针对坏帐风险,有多大的覆盖能力。拨备率是针对如果这个坏帐本身目前标准,我们觉得它不准确,或者说在未来这个坏帐率有可能反弹的话,从总体的贷款说话也提一个指标。这两个指标,我想是相辅相成的,在坏帐率比较低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总体拨备率指标好像过于严格。但是坏帐率一旦反弹,就会发现拨备覆盖率的指标,变得更加严格。这两个指标在不同的阶段,控制着风险的不同特征,所以给大家做一个解释。实际上在动态拨备方面也正在做研究,中国是在前瞻性方面走出第一步。
[范文仲] 第二个数据很抱歉,相关数据都在整理过程中,而且是由我们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整理,所以我没有办法提供准确的数据,但是大家请放心,我们银监会会适时地把这些信息跟大家进行交流,进行汇报。